|    
                   
                    看過《拾香紀》的都會記得下列一串人名:連城宋雲大有相逢三多四海五美六合七喜八寶九傑十香。《拾香紀》眾多人物之中,令筆
 者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個到死都天真開朗的連十香,而是連七喜。
 連七喜,那個為在「大人」身邊爭個位置的倔強孩子;那個為了
 表現自己是已經成長而將弟妹踩在腳底下的倔強少女;那個會為老父
 放棄終身理念的倔強女人。連七喜是倔強的,不是堅強。因為倔強,
 所以會為討好母親宋雲,去記著書局放書的位置及特點。因為倔強,
 所以會乖巧的無聲的坐在連家大飯檯聽著連城宋雲大有玉儀討論那些
 叫人聽不懂的政治時事。因為倔強,所以會在會考失敗愛情失敗後,
 囫圇吞棗的齧下甚麼《會考天書》《愛情天書》。因為倔強,所以總
 會高高在上的問弟妹:懂甚麼?明白甚麼?
 在九傑十香眼中,七喜是可悲又咄咄逼人;在連城宋雲眼中,七
 喜既乖巧又反叛;在看的人眼中,七喜是自己,是成長的印記。
 那時香港剛起步,是個急於有「大人」的年代,很多人就是這樣
 成長的吧。總之一味的衝衝衝衝,讀書讀報讀社論,一定要知得多、
 懂得多;懂了,就代表長大了。那些急於要社會父母認同的人,急於
 希望自己可以承擔甚麼的人,誰不是和七喜一樣長大的?
 七喜,夾在大人與孩子中間,做不了最任性的那個,亦做不了最
 成熟的那個。仰頭看著完全相反的兩點,兩邊的追尋,兩邊的羨慕,
 亦兩邊的恨不來。強壓去稚氣,七喜是成功地長大;那些和七喜走來
 同一路上的人,誰得誰失,誰成功跨上那「大人」的門檻,誰也不知
 道。
 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不急於長大,所以肆意享受著可以揮霍
 的青春。而看不過眼的人,卻一徑的責罵奚落。急於成長的七喜,現
 處於要別人趕快成長的位置。我們可能誰也不是七喜,卻誰也成為七
 喜。
 喜愛七喜,是因為那份熟悉的貼心。七十年代要趕上成人列車的
 香港人,迷失於追趕之間的香港人;現在鞭策著別人成長的香港人。
 《拾香紀》就是如此的用一個人物,一小撮一小撮的概括香港人的生
 活。連城宋雲大有相逢三多四海五美六合七喜八寶九傑十香,當中誰
 有著誰的身影,誰又影響著誰?還未分得出誰是誰,然後,我們就長
 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