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5/10/8 下午 05:02:01
< 散文.論說.單篇 > |
|
這句話每個人都會說,真正做到的人屈指可數,因為說比做來得容易,所以經常忽略身體力行的重要性。就拿2004年總統大選來說,若以客觀的角度來看,就不難了解各黨的政治動作。想想今天你若因些微的差距而落敗,卻不明所以。又有人繪聲繪影地把矛頭指向作票,我想再理智的人都很難保證他不會懷疑,況且還在投票前一晚,發生元首槍擊案,真叫人不聯想也難阿!再看向民進黨,你若勝利了,卻被懷疑作票;身體受傷了,卻被認為傷是假的。暫且不管事實如何,這應該算是一種侮辱,我最想問的是為何都不願退一步為對方想想呢﹖ 孔子也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是就有人卻常常逞一時之衝動,把不平之氣加諸於他人,而且另一方面,卻忿怒別人把罪惡冠到自己的頭上。就這樣一直反覆循環,不就正好推出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因為人大多都符合人之常情,我想人會有什麼反應都是有跡可循的吧!偏偏人們大部分眼中只有自己,受到委屈就直觀地想反擊,卻不知道自己也作同樣的事,其實不就是〝自私〞作祟嗎? 我明白人非聖賢,但至少得做到〝別把惡意的痛,傷在別人身上〞這件事。一個你曾嘗過的痛,卻被仇恨、不甘心來利用,而因此附著在別人身上,敢問你現在不恨了,有比較快樂、輕鬆嗎? 如果你還有感覺,你應該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無形中為自己增加了擔心、害怕。害怕對方是否也會報復;擔心自己是否還能承擔痛的摧殘,卻為什麼做不到為對方想一想呢?其實自己的快樂就取決於你是否在做事或說話前三思過,所以只要你做到〝三思而後行〞,就會讓你的將心比心,不僅包容對方,也帶給自己一個心平氣和的空間。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