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頭
個人專輯
推文:
Plurk
2005/10/8 下午 05:04:29
< 散文.論說.單篇 >
你為誰而活?  
 

  看了一篇報紙上刊的文章,感覺像搞丟自己一樣,或許你會疑惑自己如何地不見,但是有人腦袋可以丟了;自尊也丟了;就連最後的防線—心都丟了,還有什麼不能丟呢?多少人遺失自己仍還不自覺,繼續沉浸在謊言與現實交織的世界。
  內容描寫一個本該是單純活潑的女孩,臉上卻缺乏該有的笑容,多了不屬於她年紀的滄桑,是環境所使?還是一時的賭氣?她的目的居然是證明,為了不是別人正是她自己本身,她用她自己擁有的敢操耐磨的心態去提早面對現實。她沒有傲氣不服從,有的是自尊原則;沒有無知的橫衝直撞,有的是睿智的勇敢堅強。她沒有用歲月換取經驗,也沒有用出賣滿足虛榮;學習外來的資訊轉換成自己的工具,把痛苦當作是磨練能力的機會。比較她所得到的和她所失去的,問她值不值得,她的回答是不後悔。是該笑她的答非所問?還是得想想自己到目前為止有多少後悔?自己又有多少本錢可以承擔自己下的決定?有時候事情不能單方面的思考,就如同拿值不值得去衡估有沒有去做的價值一樣,感覺就是短視近利的井底蛙,因為有些東西會隨時間累積,漸漸呈現它的價值。倘若你暫時性地得了便宜,在不久的將來你會失去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以前新聞天天都說有人自殺,自殺的原因不外乎就那幾項—經濟、感情、環境壓力,說穿了就是這些會自殺的人沒有承擔風險的能耐,雖說人生不需要走到披荊斬棘,但也不是走來一路平坦滑順的天堂路,可至少也要給自己的人生作一個交代,而那女孩的證明就是一種交代,就好像是對自己交了一份心得報告一樣,她說了一句不後悔只為了給自己交代,並且間接地對自己所決定的事做負責,而也養成了說到做到的好習慣,因為人都有所謂的習慣性,說不定跟牛頓的慣性定律有異曲同工之妙。
  相信你暫時感覺心空空的,就如同我說的像搞丟自己一樣,可是你若重新省視自己生存的意義,我想你應該有失而復得的感覺。知道人都不是十全十美,也知道大家都想擁有好的一面,但只要有面對殘缺的勇氣以及補足漏洞的毅力,我想「為誰而活」,做得到的人心裡都有譜啦﹗

 

  投票 。 討論
  回覆 。 轉寄
此篇作品還沒有人討論唷∼來討論區新增一篇討論吧!      
  上一篇 下一篇 TOP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