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3/23 下午 10:44:54
< 散文.心得.單篇 > |
附註:戴晨志-﹙讓愛飛進你的心﹚ |
|
「讓愛飛進你的心 戴晨志 博士 著 時報出版」之 「媽咪,我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
「別用放大鏡來找別人的缺點」,這是一句人人都懂的話,但真的能身體力行,實際去做到的,又有幾個人呢?
這篇故事大概在敘述,有一位單親媽媽,靠著在美容院工作的收入獨立辛苦的撫養兒子,但是那個小男孩卻常常很頑皮的故意捉弄女同學,上課不專心,寫字更是潦草馬虎……。
這個小男孩的老師每天都會在聯絡簿上畫上「哭喪的臉」或是「微笑的臉」來表示小男孩一整天在學校的表現,也因此,每當小男孩拿聯絡簿給媽媽看時,便是「算帳」的時候,而小男孩也總是免不了要挨一頓責罵-又多了幾個「哭喪的臉」了。
直到有一天,小男孩的媽媽從美容院下班回家,一進門,又是那句冷冰冰的話:「去,把你的聯絡簿拿來,讓我看看你又拿了幾個『哭喪的臉』?」,此時小男孩卻抱著媽媽,撒嬌的說:「媽咪,我們今天一起來數一數,這學期我總共得幾個『微笑的臉』好好?」,一切,才有了轉機。
小男孩的媽媽終於發現了,小男孩有好多「微笑的臉」,可是自己卻一直反覆的挑剔著那為數不多的「哭喪的臉」。
現實生活中,我們不也犯了和故事中的單親媽媽一樣的錯了嗎?總是用「放大鏡」去找別人的缺點,用「顯微鏡」去看別人的優點。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他人身上的不是,即便只是一個像「歌唱的不好聽」這樣不成缺點的「缺點」,也可以拿來做一篇文章。
曾有人如此說著:「如果你拿一張白紙,在上面話一個『小黑點』,再去問問其他人,看到了什麼?十個中會有九個說看到了一個『小黑點』。」。
為什麼我們不能去發覺那張紙上「白色」的部分,而要把焦點都放在「一個小黑點」上呢?
為什麼我們不能去發覺那些「微笑的臉」,而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哭喪的臉」上呢?
因為我們都犯了一個錯,我們都在用「放大鏡」去找尋別人身上的缺點;用「顯微鏡」去看別人的缺點。
如果我們常「放大別人的缺點」來挑剔他,而不知「放大別人的優點」來稱讚他,那我們的日子一定會過得不快樂!
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不論是親人、朋友還是同學,其實都在渴望我們的一句讚美。 所以,下一次,當你又拿起「放大鏡」時,何不試著照照其他地方,發覺一下他人的好,漸漸的你會發現,不管你怎麼照,都是白的,畢竟黑的也就只有「那一點」呀!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