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4/8 下午 09:46:42
< 散文.心得.單篇 > |
附註:中學時的作品 |
|
有人問我:「你用甚麼準則去借書買書呢?」
因為問得突然,一時答不上來。其實我的準則也沒甚麼特別,不外乎以下幾種:
一.看書介: 報紙雜誌不時有新書介紹,不論是內容或評論,只要是吸引我的,圖書館又有的話便會借來看。 例:黃碧雲《我們如此很好》。
二.推介: 有時寫作人會在專欄提及他們看過的書,像鍾偉民在專欄提及《植物的秘密生命》,白先勇《驀然回首》裡提及《夏濟安日記》等。另一種推介便是電台的「十本好書」,今年的十本好書我看過兩本:《未來城》、《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三.看書架: 有時,瀏覽圖書館書架,有些書名特別記在心上,好像《一枝一葉總關情》、《遊城》,但從不會拿出來看。有時好奇心重才從架上取下來看,若我覺得有興趣的話就會借回來。 例子:《莎拉塔的圍城日記》。
四.專題式: 有時候心血來潮想看某類型的書,便在書架上選適合自己程度的來看,如哲學、心理學、新聞學等;又或者以人物專題形式去看,如:三毛、夏樹靜子等。
除了以上的因素外,還有其他非理性(?)因素,像書名動聽、封面漂亮,或者是做閱讀報告時強迫要看的……
這些小統計看似無聊,但想得深入一點,還是相當有趣。
1.11.1999
老師評語:甲- 何不化強迫為自願,自然,就會愈讀愈有趣味。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