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7/24 下午 04:57:06
< 散文.抒情.單篇 > |
|
夏天,夏夜,晚風靜靜地吹著;夏夜晚風有一種獨特的涼爽,是告別漫長炎熱白日的小小回饋,就這樣把上衣脫去,赤膞是夏夜的標準裝備。 夏天,最帥的就是7-11的啤酒季,這是我期待已久的啤酒世界盃;速至便利商店,站在啤酒區面前,每個都是我熟悉已久的好朋友,麒麟、百威等等,跟他們打招呼後,自然望向新出現的啤酒,啤酒季自然是來了幾個新朋友,santonri的水啤酒,看外表就知道很正;最後我選了Murphy's Irish Stout。 Murphy's是完全陌生的新面孔,原來愛爾蘭有出啤酒啊(我以為愛爾蘭只有whisky),看上面小標籤的介紹:「愛爾蘭最棒的黑啤酒」,才知道原來黑啤酒的發源地是愛爾蘭。搖一搖,內似有一個小球,那是與boddinton一樣的加壓氣囊,也大概是這樣的緣故,500ml的黑啤酒居然要77元,真他媽的貴,算了,既然是啤酒,也沒什麼好說的,啤酒季稍縱即逝。 自己有一個喝啤酒專用的杯子,將啤酒注入杯中後,可以感受到黑啤酒那種深邃的黑,以烘烤過的大麥製成的黑啤酒,有一種濃郁的香味,啤酒的甘甜中帶一點苦味兒,那是男人的味道;打到這裡,黑啤酒業已飲盡,猶欲罷不能,買太少了,該死。 其實這樣也好,酒有很多種喝法,啤酒亦然,啤酒可以很歡樂,啤酒也可以靜心品嚐,若有誰認為啤酒是不入流的品類,我第一個找他算帳,把台灣啤酒注入高腳杯中,金黃色的外觀帶著一種高貴,看著氣泡緩緩上昇,哇,我變成魚缸裡的魚了,說這杯放在高腳杯裡的台啤是香檳也不為過,不過喝起來還是台啤的味道就是了,腦海裡突然浮現伍佰的身影... 我曾經執意追尋最好喝的啤酒,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外國的啤酒較甜,為此我喝了荷蘭、澳洲、比利時、英格蘭等國家的啤酒,然總是失望大過期待,這些啤酒不好喝嗎?也不是,外國啤酒多是二次發酵,其氣味之濃郁,足令人心醉神馳,可我總是不滿足。 我想,啤酒是青春性的,最好喝的啤酒還是生啤酒,在我喝了台啤生啤酒後,我覺得我真是找到了人生的摯愛。 有些人,有些事,是你想以一輩子去追尋的,我想啤酒就是其中之一,我對啤酒的愛業已超越一切,即使為此我變成癡胖的歐羅肥也無所謂,啤酒是我的上帝,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非所謂本土派,但啤酒,真的是要喝本土的。日本啤酒技術比台灣好,據說日本啤酒好喝到連舌頭都想喝進去,然而一運來台灣味道就變了。 我對啤酒有滿腔的熱情,這是一篇昭告世人的文本,以後我生兒子,要叫葉啤酒,生女兒,也要叫?啤酒。 曾經愛過很多人,也愛過很多酒。 起初欣賞whisky的成熟,苦辣的口感,大口飲盡發出一聲「啊」那是人生的感嘆;細細飲啜有另一種體驗,whisky苦嗎?其實不然,如果不懂whisky的人自然會認為苦,然而將整個鼻子貼近杯子,聞著whisky的水果香味,就可以知道whisky也有童年,那種香氣會讓人有不同的聯想,最視覺化的,就屬約翰走路綠標的廣告,在蘇格蘭的高地,海浪拍打著岩壁,那氣勢多麼華麗啊。雖然如此,最後我還是放棄了whisky,一來其價位高昂,二來入口的辛辣有時還是令我難以忍受,有時候whisky就像讓你心很痛的感情一樣。 也喜歡葡萄酒的高貴,手握著高腳杯的細頸,輕輕晃著杯內紫紅色的液體,聞著溢出來的香味,啊,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啊,雖說如此,總覺得永遠和葡萄酒有些隔閡似的。 啤酒是一直很喜歡,就像朋友一樣,酒精濃度從3%到15%都有,反正都不會讓你醉,但總是洋溢著快樂,不用費力地打開軟木塞,只要打開瓶蓋,或拉開拉環,講究一點的要泡沫與酒呈3/7的比例,不講究的話就乾杯,真是超爽的。 下班回家的捷運途上與朋友聊天,問到有沒有真正喜歡什麼,一時間還真不知道,喝了啤酒後,突然想起我對啤酒最真誠的愛,真想成為釀酒師...這自然是夢話,儘管如此,至少我可以咨意地喝著啤酒,醬子就夠了。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