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ch
個人專輯
網頁
推文:
Plurk
10/18/2006 10:14:06 AM
< 散文.論說.單篇 >
訊息的流失  
 

我們寧可從更多的角度去探討閱讀活動所可能涵蓋的任何意義。在這裡,我所強調的是不單純屬於文學式的討論範疇,它可能以另一種方式來描述、解說閱讀活動可能隱藏的其他涵意。Marshall McLuhan在他的著作<Understanding Media>提出了一些有關於文字的看法:

「手寫文字必須反覆闡述才能表達清楚的事,用口語來表達得的話,往往可以迅速地就能表達無遺...因為,我們在談話時,常會對於當時發生的每種狀況,以語調和姿態加以反應,但是寫作則是一種隔離或專家的活動,它很少能有機會反應,亦沒有要求反應的狀況。」

在這裡,他想表明的是,文字和語言的一點極重要的差異則是立即性的反應,當然,姑且不論上述語句那段「表現無遺」所能引起的質疑。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將寫作與閱讀視為兩種隔離的活動,作者藉由文字的寫作,做為一種傳遞訊息的工具,而接收者是讀者,在這其中,他們彼此之間的媒介即是文字,也就是,在探討閱讀活動的同時,我們無法不觸及到文字的可能範圍。

我們回到剛才的差異問題,立即性的反應,何以我們要說寫作與閱讀是兩個隔離甚至於獨立的活動?在我認為,一部作品(姑且稱做)在寫作到閱讀的階段,僅僅提供單方面的輸出,也就是說,讀者與作者所產生的對話或共鳴,其實只是他與作品之間的編譯過程,在閱讀的活動中,作者並不直接參與,它無法像口語性的文字(語言)般,產生立即的反應效果。然而,文學性的作品又與一般性的寫作呈現出何種不同的面貌?

一般性的寫作,當然所涵蓋的範圍很廣,他可能是一本教科書,一本食譜,或是一篇關於身體保健的文章。同樣的,一般性寫作的作者在建構他們作品的工具上(文字的使用)實則和文學作品並無兩致。不過,若要加以區分,我們可以說,文學作品在主題的型態上是不明確的,甚至是一個蠻荒的熱帶雨林,我們可以將閱讀活動比喻為冒險,他所要找尋的出口即是主題的闡釋,但是,這個出口可能是懸崖,瀑布,也有可能是寬闊的草原,閱讀的目的,在於接近作品的主題或核心,甚至,另一方面來說,讀者展現了理解作品的企圖,或者,是面對作者的企圖,這與讀者在閱讀的認知上有相當的關聯。

從以上的觀點來看,讀者在面對作品時,其實作者的影像已經不存在,它可能只是以一個符號的形式存留在讀者的先覺意識中,不被察覺。

既然,我們釐清了作者、作品,以及讀者之間的關係,在這裡,我擬將閱讀活動單獨提出來討論,也就是,先將作者隔離開來,利用局限性的範圍,來達到精確的闡釋。

如果,我們從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 的角度來看閱讀的問題,首先牽涉到的是關於訊息(Information)的定義:

「Information theory defines information as the ruduction of uncertainty.」

要注意的是,訊息本身的涵意(重要性與否)並不被直接被考慮在定義之中,而是在於訊息發生所可能的提示範圍。舉例來說,一部車裡的儀表板上顯示了引擎溫度的警示燈,它隱含著高度的可能提示範圍(Likelyhood),相對來講,一個安全帶的顯示燈所隱含的訓息量要比先前的顯示燈來的低,原因是它提供了可預期的解釋,儘管他的重要性可能大於前者。

從這裡出發,我們回到先前的問題,由於文學作品所隱含的主題要比一般性寫作來的不可預期,我們可以說,文學作品中所隱含的訊息量要來的多,由於它的不確定性,讀者必需經由閱讀活動來取得更多的確定性,而在同時,大量的訊息也被消除。不過,相對於感官的知覺,文字訊息的傳遞過程要來的複雜許多,在這樣複雜的過程中,也暗示著訊息的流失。

首先,一段文字,或者我們聲稱它為符號,經過讀者眼部神經的接收,再產生知覺,在產生知覺的過程中,會有一種編碼的過程,也就是,讀者所儲存的文字辯認能力以及文字本義的延伸能力,會對於訊息的刺激進行歸類,編碼,然後產生意識,經過訊息不斷的累積與接收,提取的過程,然後才形成一個對於主題的概念與心理描述。總稱來說,就是一個閱讀活動的簡化程序。

在龐大的訊息接收與提取,編碼的過程中,完全的訊息傳遞是理想的狀態,但在實際閱讀活動中,則無法被達成,造成這種訊息流失與訊息錯譯可以來自兩方面,一種是讀者的儲存記憶,會造成編碼的錯譯,另一種來自文字本身的不確定性與不完整性。這樣的說法是幾近詭辯的,不過,我可以說他是普遍存在的現象,訊息的大量流失,和讀者本身的錯譯,使得讀者和作品之間已經呈現距離感,更遑論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距離了!

因此,我們採取一種簡化的說法,那就是閱讀活動其實只是讀者一連串的心理活動,接受刺激,知覺的轉譯,產生意識的過程,而文學作品的呈現,顯示了大量的不被預期的訊息,經過閱讀活動後,產生流失與錯譯,最後獲得的可能完全是屬於讀者的解釋。不過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所謂的錯譯真譯其實是沒有定論了,我們僅僅能從作者的解釋與讀者的解釋做一個印證,但作者真正能了解他的作品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總括來說,當讀者閱讀一部作品時,實則他已經距離作品愈來愈遠,並且成為讀者一種立即的,單方面的心理狀態,它牽涉到大量的訊息讀取與流失的過程,於是,我們不必聲稱究竟了解作品或者作者的用意到怎樣的程度,因為,訊息的流失,使的閱讀活動成為一種極具個人性格的活動,即使透過彼此的討論,但在最初的理解上,其實,讀者只需要相信自己的解釋,不必先急於探究作者或是作品真正想說明什麼。

 

  投票 。 討論
  回覆 。 轉寄
此篇作品還沒有人討論唷∼來討論區新增一篇討論吧!      
  上一篇 下一篇 TOP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