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6/13 上午 12:49:11
< 散文.抒情.單篇 > |
附註:你有沒有試過,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
|
在網上讀了歌星阿嬌(鍾欣桐)、香港足球員李健和、NBA球員阿蘭拿斯等人分享自己「由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故事,喚醒了我一段幾年前的經歷。那年,我二十一歲。 剛剛完成了大學一年級的過程,就進入了「第三個學期」──為期十個星期的暑期實習(Placement)。我和拍擋被分派到一所青少年中心,掛上「實習社工」的名牌,戰戰兢兢的、努力的工作著。我的工作不太順利,原本計劃要做一個小組、兩個個案,但小組遲遲沒有頭緒,兩個個案亦沒有適當的人選。好不容易終於開始了小組,其中一個個案的關係亦開始建立了,但督導員還是不滿意。某次督導完了,我的情緒和信心亦被她的連串質問而墮進深淵。臨離去的時候,督導員問了我一個問題:「其實你有沒有想過你是不適合當社工?」 當下,我崩潰了。 我沒有想過,一個由院校派來、應該是從旁指導我如何去當社工的人,會向我提出一個這樣毀滅性的問題。我沒有回答她,但接下來的五個小時,我坐在辦公室的桌子旁,不斷地嚎啕大哭。我覺得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是完全得不到認同的。 路,還是要走,不過方向有點不一樣。我開始認真的去想轉科目:「還是去唸中文系好了,當作家才是我的興趣。反正當初進了社工,也是誤中副車的。」我開始用不同的藉口為自己的退縮開脫。 結果在完成實習以後,督導員對我說:「其實你只能完成一個小組,本來評分應該是F等,但你實在有努力過,還是D等吧!」說實在的,如果一個督導員給學生A等或F等,都要寫報告解釋,所以沒有督導員會給F等,除非真的什麼也沒有做。偏偏我裝酷的說:「妳覺得是什麼就是什麼,就算取了D等,升班了,又如何?」於是我就拿了大學的一個F等。 過了兩個月,我又開始實習,但有點不一樣的是,我的拍擋已經是Second Placement,但我是retake的First Placement。新的督導員對我說:「看來這次的實習會有點難──不是你,而是我,因為我的功課,是要令你重拾信心。」看來,我這次跟隨了對的人。 結果我的成績,由F等躍升至B等,這也証明了我的工作能力,能將我的不可能變為可能。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