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8/3/23 下午 01:15:59
< 散文.論說.單篇 > |
|
昨一個飄忽不定的回頭風暴把香港吹翻了。各大報章新聞都緊貼報導有關「帕布」的消息:天文台倉卒將颱風信號升級至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下班人潮洶湧致交通癱瘓;而今天亦有報章社評事後孔明批評天文台未有果斷決定造成混亂。對於該社評對天文台猶豫不決的批評,有附和者言「天文台只為商家辦事,只考慮經濟利益」云云,亦有人反駁「遲掛早掛(八號風球)一樣造成混亂,人們總是『係又插唔係又插』」。這些言論我不予評論,但社評論者只將矛頭指向天文台,一味指責其做法如何不妥善導致混亂,實有以偏概全之嫌。
天文台在昨午二時半懸掛八號西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前,早在一時四十分發出八號風球預警,距離八號風球正式生效的時間足足五十分鐘,市民絕對有充裕時間準備並及早回家。可是那些怕吃虧的香港人僱主「不見八號死不放人」,以致部分居住離島的員工趕不及搭上尾班船。新聞報導他們在碼頭一度鼓譟的窘態和醜態,不滿小輪公司急忙安排停航,市民不可能及時趕到碼頭,如今有家歸不得云云。這果然就是一些人「係又插唔係又插」的典型例子。風臨城下的亂世之中,小輪公司不可能不安排停駛;倒頭來說要是小輪公司不安排停駛,萬一發生意外,一船人石沉大海,他們可就真的回歸天家了。如果要埋怨小輪公司的緊急安排造成不便,不如說是那些比天文台更不顧世情的僱主不肯讓僱員提早放工而致,又或是自知居住離島又不主動提出早退要求的僱員自身的責任。
怕吃虧的不只是那些僱主。先撇開住於離島的人不說,其他人不用趕搭渡輪,不就不必如此趕頭趕命趕放工了嗎?大家都明知颱風這兒事來去匆匆,若在辦公室等上兩三小時,即使風勢沒有減弱,交通也會大致疏通了。然而不知何解打工仔們都等不上這短短的兩小時,從不考慮到其他人。在天文台在懸掛八號風球後,打工仔收到如此「喜訊」便急不及待即時放工,一窩蜂湧至巴士站地鐵站,如此這般豈有不造成混亂之理?新聞再次報導他們在地鐵站一度鼓譟的窘態和醜態,不滿地鐵公司的安排,而站內人多擁擠悶熱難耐,又關地鐵公司的事。香港人只懂得推卸責任,指責別人的不是,從來不曾反省自己的行為。在如此兵荒馬亂的時候,怎麼大家還不識守紀律,不識忍耐,不識體諒,一味鼓譟,甚至有人罔顧公眾秩序,在地鐵閘口強行跨閘闖入,唯恐天下不亂,這樣的行為反映出我們香港人的甚麼精神?
我們在學生時代都曾接受過雖然不是專業的火警演習,而學生都能迅速有秩序地到操場集合。想不到如此一個回頭風暴就把香港人的面具都刮掉了。且看台灣、福建等災情比我們嚴重千萬倍的地區,他們如何團結起來對抗自然天災。反觀香港這點兒的「災情」,我們已是不幸之中的大大幸,卻不能發揮團結、體諒、忍耐這些精神,反而這小小的颱風,就香港人的劣根性已可見一斑。
二零零七年八月十一日 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七日修改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