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始
個人專輯
網頁
推文:
Plurk
2004/7/18 下午 03:49:58
< 散文.心得.單篇 >
抽血打drip(上)  
附註:好technical的一篇文章...
 

抽血和打drip,如此簡單的四個字,便包括一個實習醫生百份之七十的工作量;所以,令我很懷疑,究竟自己是一個醫生,抑或是個抽血打Drip的技工。

抽血,顧名思義,就是抽血,其中也可分為抽動脈血(arterial blood)和靜脈血(venous blood);而Drip,就是指點滴,又稱吊鹽水,就是在病人的血管中打入一條小膠喉(angiocatheter),用以把藥物或液體打入病人身體內(venous access)。

在大學醫院的外科部做實習醫生,這兩種技能的經驗值,絕對能在短時間內,全速提升至頂點,因為在晚上當值時要同時照顧十多個病房,百多個病人;而外科病人做完手術後,總要吊鹽水和打抗生素,又或是因電解質不平衡要抽血,於是一整晚的時間,便會在抽血和打drip中慢慢流逝。

其實要做好這兩項工作沒特別要訣,就是要不斷練習,就好像打遊戲機般去累積經驗值,儲足夠點數後會升級,得到新技能;於是在打了一定枝數的drip,又或抽了大量的血後;會突然發現自己能打到以前打不到的血管,或在病人身上一些奇怪的地方,也能搾出些血液出來。

而為了令我晚上當值時能多些睡眠時間,我一開始做實習醫生時,便不斷迫使自己去找病人反覆練習,甚至在病房尋找各種具難度的血管去挑戰,因為我的格言是`不去試,永遠都會打不中'。結果我養成了一種變態的嗜好,就是很喜歡研究自己和他人的手和腳背上的血管;我因為經常運動和手腳都比較瘦,所以我手背上的血管不但健康、粗壯,又有彈性,不用縛上抽血帶,也能打進18G的Angiocather,我對此感到十分驕傲。有時和同學們無聊起來時,更會互相捧著對方的手,討論不同位置的血管,該用什麼大小的Drip,和用什麼角度打進去。

比較下,抽血比打drip容易,儘管是如癮君子 (Intravenous drug user, IVDU),全身的靜脈(vein)都壞掉了的病人,我們都可以出`殺手諫',就是抽動脈血(arterial blood)。因為只要摸對了腕或股動脈的位置,一刺下去就會有血噴出來。有時甚至是剛剛心臟停止的`死人',只要血液尚未完全凝結,摸著由心外壓`造出來'的脈搏,也能抽出血液來。但唯一比死人更難抽血的,便是肥人,血管會被厚厚的脂肪層包裹著,完全摸索不到;即使是抽最容易的股動脈,都好像尋寶遊戲,一插進腹股溝處,整隻手更是會立刻被腹部和大腿的肥肉`埋掉了',動彈不能,更不要說把針筒插入去了。

打drip,絕對是每一個新上工houseman的惡夢。因為以前做醫學生時,只有機會在膠假人身上練習,但第一天上班便要打在完全不同質感的真人手上,也難免會嚇個半死。而且,打drip不但要學會特別的技巧,即使學懂了,有幾類病人就更是特別難打。

第一類的當然是老人家,尤其是老婆婆,因為女性壽命比較長,所以在女內科病房的病人,平均年齡都在八十五歲以上,走進病房時你會錯覺自己身在老人院。老婆婆的血管,(若果附近碰巧有阿婆,可以借隻手來參考下,但態度千萬要誠懇,以免被誤會是色狼),每一條都十分清楚,好像很易打的樣子;但其實當中暗藏殺機,千萬不可以輕舉妄動。

因為婆婆的表皮很鬆弛,而且血管彎彎曲曲,一將點滴針插入去,血管便會滑開或被刺穿,然後血便會在表皮下滲開,淹沒其他的血管,於是整隻手背便會報廢了;所以下針前一定要想得清清楚楚,因為許多時就只得一個機會。

另外,打drip前我們有時會在病人手背拍兩下,令血管脹一點,這樣便可放入一枝較大的點滴針;但遇上百多歲的人瑞時,這技巧就要盡量避免。因為她們的血管實在太殘,或可能是我拍得太大力,一拍之下血管便會立刻爆裂,於是又是一灘瘀血在皮下滲開去。很多時打完drip後,婆婆雙手雙臂都佈滿瘀痕,好像被人虐打過似的,我唯有不停說:[不好意思!],然後開枝`散瘀膏'給婆婆消消腫安撫一下。

--------------------------------------------------------
呃...還未寫完這篇的...
但一次過寫了一千多字...有點想嘔的感覺..." border="0">

(~" border="0">
(...

 

  投票 。 討論
  回覆 。 轉寄
此篇作品還沒有人討論唷∼來討論區新增一篇討論吧!      
  上一篇 下一篇 TOP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