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附註:在水一方~~我是驕傲的海島子民 |
|
之二 在水一方
一路上沒有遇到任何塞車、任何交通事故,車子跑的很流暢,幾乎讓人懷疑這是不是台灣假日時的公路了?因此六點半出發的我們,在四個小時之後,便進駐台灣本島最南邊的一塊版圖:屏東。導遊小姐,阿滿,建議我們現在就用餐,因為再晚些,更多的遊客就會湧進來了;再加上我們得趕赴東港十二點半的船班過海去,所以我們只好勉強自己的胃適應這驚人的『時差』。
一下遊覽車,我撐開陽傘,因為我早叫南部的艷陽給伺候過了;但沒想到,這兒真是回歸線以南的地方,太陽更加盛氣凌人了--他是會『咬人』的!天熱,無意在餐桌上多作流連,端起飲料就往櫃檯走去。櫃檯擺滿了南海岸獨家的裝飾品,貝殼:一盒一盒用薄膜包的紮實,像保衛細胞、像小喇吧、像枚上弦月的殼兒;用一顆顆的貝殼逐一疊起,塑出烏龜腳、烏龜頭、及烏龜殼,再放上一副金絲眼鏡,呵,呆呆龜;用細線穿過四五個貝殼的最上端,橫的連成一氣,風吹來就能噹噹作響的殼鈴--可惜,匠氣太重,一點海的滋味都沒了,於是撤手。
東港,一個靠海,尚未深深接受都市化荼毒的小鎮,一切都還放肆著,維持著最輕鬆、最舒服、最原始的姿勢。儘管是午後以歇市,魚腥味跟蚵殼味還是殘下的,打冷氣孔透進來,漫在空氣之中--於是,不論是誰都會清楚的記得,這兒是個漁港。等了半個多小時,船泊進來了--並不是想像中那種幾根木材與繩子湊和在一起,尾巴跟上一具砰砰做響的馬達的漁船;是分成兩層,有電視、有冷氣、有沙發椅的遊輪。有些失望。鳴笛三聲,船就退出海港,往小琉球駛去了。
初時坐在艙裡的感覺,我只能用『科技真偉大』這話來概括--我竟好像坐在家裡的冷氣間,可以翹起二郎腿,閒閒地扭轉著遙控器,感受不到半點的顛簸。可是當船遠離東港,一切的魚舍都已經消失時,大海終於展現他的威力了,一波一波的海浪已經不是連著過來而以了,而是一個浪搭著一個浪、一個波疊著一個波的接連湧現,又加上我們是逆著海流前進的,船身彷彿失了根似的,上下起伏、左右搖擺。感覺上,我們早算不得是航海了,而是在一個一個的浪頭間跳躍、搏生存。更進入大海的胸臆時,我終於體會出生為大海子民的驕傲了:真能確切地感受出『地球是圓的』『上天下地』。我透過窗戶往外看去,只見海天在遠處呵成一片,上為天,下為地,中有一道天地線;看的再廣些,我身在蒼穹,天為帳幕,地為氈袒,九千九百九十九公里,遙遙深情相對。在東港到小琉球間的海面上,我終於不禁脫口一句『天地有情,有情眾生』了:大海竟也是有脾氣的。海水再彼此兩岸間竟清楚地分出三種顏色,卻誰也不犯誰:靠近東港的海水是濁濁的土黃色,靠近琉球島的海水是悠悠的天藍色,分開兩色突兀出來的是森森的墨綠色了;由深到淺,由濁反清,海的脾氣就是這樣了。
頭忽地有些暈了,不要懷疑,這就是暈船,但卻決不是叫這海的顛簸給眩暈的--是興奮、是狂喜,衝上我的心頭,有些過了頭罷了。
十八歲這一年,我竟彎下腰,曲起身子,如此地貼近地平線;發誓,下次我一定要試試從地平線,悍然拔起的滋味。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