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7/11/21 下午 05:23:59
< 散文.心得.單篇 > |
|
隱藏的邏輯
上星期六的課堂上,老師提到他最近看的一本書叫做---隱藏的邏輯(天下文化出版),當他看完此書後,心情非常的低落。
根據這本書所講的,老師將內容畫出了一張關聯圖,就在畫完這張圖後,老師說:他看著他所畫的圖,內心感到非常的難過。
這張圖,他也畫給在黑板上,希望我們大家好好的思考----這張圖所呈現的涵義是什麼?
圖的最源頭是「人類」,在人類中是由一個「自利人」跟另一「自利人」(人都是自利人)彼此為了食物或伴侶競爭、或為了公益(「利他人」)的目的而合作,形成一個所謂的「社會原子」。
在「社會原子」中,可能會有「A群體」跟「B群體」,其中「A群體」假設是高度群體認同,它的社會凝聚力就強,而「B群體」是低度群體認同,社會凝聚力就弱,最後被淘汰。
而「A群體」中又會有所謂的「主群體」(社會主流群體)發展,其他數個「次群體」跟著學習仿效,為了如何分配食物或伴侶(資源)組成「政府組織」,來統一管制主、次群體,「弔詭」(這兩個字直接引用老師的說法)的是---這些主、次群體間彼此存在著「衝突v.s.合作」的微妙關係。 【衝突包含:族群對立、貧富不均、種族歧視;合作包含:公道、代表性、正義論】
「政府組織」的概念延伸出去,就是「主政府」跟「次政府」,相同的「次政府」會學習仿效「主政府」;接著延伸的是「國際政府組織」的形成,統一管制「主政府」跟「次政府」,一樣的弔詭---這些主、次政府間,存在著「戰爭v.s.和平」的關係。 【戰爭包含:屠殺猶太人、以阿戰爭、九一一、波士尼亜戰爭、十字軍東征;和平包含:南壓大海嘯、京都議定書】
整張圖看完後,發現人類社會的發展和源頭,一開始是為了「利他」,如:美國以反恐名義進軍伊拉克,引發波灣戰爭,而「利他」的演進,最後竟然引發了極端的結果---戰爭v.s.和平。
人類的歷史就在這一次次的可怕邏輯中,不斷重複著,中國歷代改朝換代不就是如此?現今台灣的社會不也一樣嗎?從早期的閩南人潮洲人之爭,到現在的本省人外省人之爭…所呈現的涵義是什麼?老師語重心長的說著。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