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6/9/3 下午 01:36:34
< 散文.心得.單篇 > |
附註:最近整理箱子的時候發現的,薄薄的一本,跟我現在那本大豬公版的完全相反。 |
|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雖說我看過的版本還不算多,但這其中味,倒也有所領悟。
它的描寫重心,是女人,一群愛慾交織的女人。
就連智能兒,也免不了動「慾」。
紅樓夢,只不過是曹雪芹對人生的看法,
否則,他大可寫一些經民濟世的故事。
紅樓夢裡的女子,大部分都正值花樣年華,
也就是她們所綻放的光芒最為耀眼的時刻,同時,卻也在這時刻凋零。
「女子多情故清,男子多慾故濁。」
這是寶玉最常講的一句話。
清...和濁...本是相同的,不是嗎?
因為清濁本相依,豈不是?
就我說,水本清,因染故濁。 但是,他們還不一樣是源自於水,可有分?
相信這點無可否認。
若”清”水和”濁”水混合在一起,
應該會是濁吧!?
如同上面我所說的一樣,水本清,因染故濁。
無論水再怎麼聖潔而不染,總有一天會出現瑕疵。
這時,清同等於濁,可不是嗎?
我總覺得,在這本書中,除了寶玉,
讀不出他們對女人的愛,就算有,也是做愛,
沒有情的愛,只剩下慾望,以及貪婪。
黛玉的愛,到死都說不出口,寶玉的在乎,她終究沒感受;
否則,又怎會含恨而終?
黛玉那與生俱來的憂愁,使她看不透貪、嗔、癡,
如同吳淡如所說,黛玉,敢恨不敢愛,
就連到死,都是恨,她讓憂愁填滿了自己,
所以活的那麼不快樂。
反觀看晴雯,沒錯,雖然她死的早,很讓人憐惜,
但,她沒有枉費人生,因為她至少有痛快淋漓的活過。
再看看寶釵,為了整個大家族,
她可以說是什麼都做得到,卻也什麼都沒得到。
終究落得一場空,就連寶玉的離去,
悲傷也沒有浮現在她端莊、溫婉的面容。
襲人呢?有人問。
襲人,不知道怎地,我不喜歡這個角色。
誰說她沒心眼,只會委屈求全的?
打從一開始發現這個角色,就讓我倍感不快,
原因?我也不知道耶!
但是這種女人,我很不喜歡,因為她的城府,比他人更多了些。
裡面,我最喜歡黛玉。
雖然她總是對寶玉生氣,但這不也代表她直率嗎?
她,一直都把悲傷往肚裡吞,寧願自己默默流淚,
也不願別人看見她那軟弱的層面。
即使,寶玉看到了。
俗諺有云:「富不過三代。」
賈家曾經財大勢大,連”護官符”都有賈家,
「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
阿房宮,三百哩,住不下金凌一個史。
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嗯,這就是當時最有權威的四大望族-賈、史、王、薛。
相信有讀過紅樓夢的人一定都知道。
只可惜,家道中落是免不了的。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
|
|
|
v7.0
Copyright 2005 eWriter 伊的故事,版權所有,轉載必究。建議調整螢幕解析 1024X768。
站內文章內容請勿重製、盜取及非法使用,謝謝您的合作! |